7月的重庆,暑气正浓,重庆长城骨科医院手显微外科副主任崔留超的门诊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患者小张(化姓)。
\n信任的延续
\n20年后再生“指”望
\n小张今年22岁,左手中指和环指呈屈曲畸形,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这样的病例原本对崔留超来说司空见惯,但患者的一句病情陈述却引起了他的格外注意——“我2岁时手指断了,在这里做手术接活的。”
\n20年前,年幼的小张因意外被机器绞伤左手,中指完全离断,环指仅剩少许皮肉相连。幼儿的手指纤细,血管、神经更是细如发丝,断指再植手术的难度极大。当时的主刀医生崔留超连夜奋战,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保住了孩子的手指。
\n尽管保指成功,但伴随成长的手指挛缩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小张。“虽然对学习和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始终很不方便。”今年考上研究生后,他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
\n20年前的生命接力埋下了信任的种子。如今,站在人生新起点的青年为进一步改善手指功能,再次选择到重庆长城骨科医院手术治疗。
\n小张来到崔留超副主任专家门诊问诊。/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小张左手中、环指屈曲畸形,指间关节僵硬,屈伸活动障碍。/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毫米间的博弈
\n精雕细琢力克陈旧损伤
\n小张入院后,医疗团队对其病情进行了细致评估。“20年的瘢痕粘连和关节挛缩,就像给手指戴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手显微外科功能重建组组长李发祥解释,长期的屈曲状态导致肌腱与骨骼紧密粘连,关节囊挛缩僵硬,手术不仅要松解粘连组织,还要避免损伤已经脆弱的血管神经,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手指血运或造成新的神经损伤。
\n这样的复杂病情对于手显微外科的医生来说是每天都会面临的挑战。经过周密会诊,结合患者诉求,“左手瘢痕切除+肌腱关节松解+皮肤Z字成形+植皮克氏针固定术+前臂内侧取皮术”这一手术方案顺利敲定。李发祥等手功能重建专家在无影灯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又一场指尖上的“精修工程”。
\n术中,在中指及环指腹侧做Z字型切口,这一设计既能有效松解皮肤张力,又能避免术后再次形成瘢痕挛缩。在暴露屈指肌腱时,以锐性分离的方式精细松解粘连组织,每一次剪切都精准避开纤细的指动脉和神经。当松解环指后,中指仍因屈指浅肌腱挛缩而无法伸直。医生当机立断,在手掌处切断挛缩的浅肌腱,保留负责关键屈曲功能的深肌腱,既解决了伸直问题,又不影响手指抓握功能。随后,1.0mm的克氏针被精准固定在屈曲20度位,既保证了关节稳定,又避免了血管神经的过度牵张。对于中指皮肤缺损处,医生从患者前臂内侧取皮移植,环指则采用V形皮瓣交错覆盖创面。整个手术历时近3小时,失血仅5ml,术后指体血运良好。
\n李发祥主刀实施手术。/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23年显微外科技术保障
\n创造指尖跃动的未来
\n“现在手指可以伸直了,感觉良好。”术后12天,通过康复治疗,小张左手伤口愈合较好,伤口周围无红肿无渗出,如期出院。6~8周后根据复查情况予以克氏针取出,后续通过持续的康复锻炼,中、环指屈伸功能将恢复至八成,届时这个即将开启研究生校园生活的青年可以更加自信、自如地抓握物品。
\n“患者带着20年的期盼而来,我们深知手术不仅是修复手指,更是为他的未来扫清障碍,所以必须以匠心相待。”无论是崔留超还是李发祥,都如是表示。从20年前的保指,到如今的功能重建,医生们用23年的显微外科技术深耕,守护着一个患者的人生轨迹。
\n小张出院前与李发祥合影。/图源 重庆长城骨科医院
\n重庆长城骨科医院手显微外科作为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始终紧跟前沿技术,在断指(肢)再植、功能重建、肢体重建(矫形)等领域不断突破,凭借先进的医疗理念、精益求精的操作以及高达95%的保肢(指)率,帮助成千上万的患者摆脱四肢伤病的困扰。(资讯)
\n原标题:跨越20年的医患信任:从断指再植到功能重建,重庆长城骨科医院助青年再次重掌人生
广源优配-配资炒股配资网站-配资公司网站-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