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印巴空战结束后,印度迅速加快了航空兵器的现代化进程。除了空军打算引进苏-57第五代战斗机,海军也决定采购“阵风”M海军型作为未来航母上的舰载机。然而,当前的一大难题是“阵风”M的机翼无法折叠,导致其难以通过印度航母上的升降机进行运输。尽管如此,我们相信印度航母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他们曾经用拖拉机将飞机拖上航母。
这也使得印度国产的NLCA舰载战斗机似乎失去了市场需求。最近,一些印度网友提出将NLCA战斗机出口给巴西的建议,因为去年年底曾热议过巴西是否向印度购买LCA“光辉”战斗机,并且印度也在考虑从巴西购买C-390运输机。不过,印度网友显然忽视了一个事实:巴西的“圣保罗”号航母早已退役,巴西海军不再需要舰载机。
LCA“光辉”战斗机是印度自1983年起开始研发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设计上适用于空军和海军。其由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联合研发,初衷是替代空军的米格-21、“美洲虎”轻型攻击机以及海军的“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以满足印度空海军对21世纪轻型战斗机的需求。然而,由于印度航空工业的局限性以及技术瓶颈,研发进度相对缓慢。直到2001年1月,首架验证机才终于成功试飞。但此后项目依然困难重重,技术难题和成本不断上升,第二架原型机直到2008年6月才完成首飞,而双座型原型机则要等到2009年才进行首次飞行。
展开剩余72%2010年,第四架原型机以初生产型标准首飞,此时才安装了全套武器系统和初步的雷达设备。直到2011年,新的第5架原型机才以全状态完成飞行测试。虽然该机并未立即进入生产阶段,而是继续进行各类测试飞行,但在2012年,由于安全问题,该机曾停飞超过三个月。尽管如此,LCA“光辉”战斗机最终在2013年开始小批量装备空军,并且一直在进行适应性和测试任务,直到2019年2月20日,才正式获得量产许可(FOC)。
与空军版本的“光辉”战斗机同步,印度海军也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发。2009年12月,印度政府批准为海军研制舰载版本的“光辉”战斗机。海军要求采购50架,以便装备现役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和正在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航母。为了适应舰载需求,海军版的“光辉”战斗机设计时就考虑了舰载机特点,配备了双轮前起落架和加固的主起落架,以承受航母甲板上着陆时的巨大冲击力。该舰载机被命名为NLCA。
首架原型机NP-1于2010年7月下线,2014年12月,NP-1在果阿附近的“汉莎”航空站进行了地面模拟滑跃起飞测试。尽管这架原型机与空军型差别不大,且未安装航母着陆所必需的尾钩,但其海上起飞能力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2016年,NLCA战机因超重问题引发争议。直到2018年7月,安装尾钩后的NP-2原型机完成了首飞,并在2019年9月完成了首次地面跑道的拦阻降落,为上舰做了充分准备。
2020年1月,NLCA战斗机顺利完成了在“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上的着舰和起飞测试,主要测试了战机在航母上的安全起降、甲板运作和海上飞行等重要课题。这使得NLCA成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单发轻型舰载机之一。
随着第四代战斗机的普及,各国的航母舰载机通常采用双发中型或重型战斗机,例如美国的F-14“雄猫”、F/A-18“大黄蜂”、俄罗斯的苏-33“海侧卫”、中国的歼-15“飞鲨”、法国的“阵风”等。虽然F-35B/C“闪电Ⅱ”战斗机作为第五代单发战斗机重新回到了舰载机舞台,但其强大单发涡轮风扇发动机使得其能够满足舰载需求。而“光辉”战斗机则采用了中推力的F404系列发动机,与F-35的发动机相比明显较弱,因此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也受限。
2016年12月,印度海军曾公开指责正在测试的NLCA舰载机超重。为了适应舰载需求,NLCA增加了诸多必要设备,如尾钩系统和海上飞行所需的电子设备,致使其重量增加。此外,舰载机在海上起降的条件较为恶劣,双发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可靠性。
最终,印度海军决定不采购NLCA战斗机作为舰载战斗机,仅将其作为教练机使用。因此,尽管有印度网友提出将NLCA出口到巴西的建议,但随着巴西“圣保罗”号航母的退役,这一想法已经无可行性。
发布于:天津市广源优配-配资炒股配资网站-配资公司网站-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